当前位置: 信息公开首页 > 区级部门 > 区统计局
  • 索 引 号:370403/2020-00009
  • 主题分类:统计公报
  • 发布机构:区统计局
  • 成文时间:2020年04月28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0年04月28日
  • 标  题:薛城区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效力状态:有效

薛城区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薛城区 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薛城区统计局

(20204月28日)

2019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全上下在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平稳发展态势,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     

一、综合

人口保持稳定。年末全区公安户籍总人口49.29万人,其中男性25.5万人,女性23.79万人。按年龄构成分,18岁以下12.07万人,18-60岁28.84万人,60岁以上8.37万人。出生率18.3‰,死亡率6.2‰,自然增长率12.1‰。全区常人口48.18万人,城镇化率达67.33%,较上年提高3.33个百分点。

经济运行平稳。初步核算并经市统计局核定,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251.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51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95.92亿元,下降3.6%;第三产业增加值140.68亿元,增长7.7%。三次产业比5.838.256。

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5729人,其中下岗失业再就业196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81%。

物价保持温和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9%。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5%;消费品价格上涨3.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9%。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8%;生活资料价格上涨3.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5%。

表1:2019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

指   标

2019年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2.9

食品烟酒

107.0

衣着

101.9

居住

101.3

生活用品及服务

101.8

交通和通信

98.2

教育文化和娱乐

102.3

医疗保健

102.3

其他用品和服务

104.0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渔业较好,牧业生产形势继续下滑农业增加值11.07亿元,增长8.03%;林业增加值0.29亿元,增长30.1%;牧业增加值3.05亿元,下降4.25%;渔业增加值0.1亿元,增长0.27%。

农产品产量稳定。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6.93万亩,总产量22.4万吨,单产393.42公斤/亩(粮食数据为调查队反馈的大学城数据);人工造林面积8130亩;肉类总产量1.3万吨;水产品产量930吨。

2:主要农产品产

产品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万吨

22.4大学城

2.48

棉花

19.7

-8.8

油料

4542.9

-2.7

蔬菜

万吨

21.9

4

瓜类

万吨

1.7

-3

园林水果

万吨

1.3

14.3

生猪出栏

万头

10.6

-13.1

家禽出栏

万只

318.4

39.6

肉类

万吨

1.3

-5.1

禽蛋

13270

53.1

奶类

344.3

25.1

水产品

930

-3.63

三、工业

工业生产低位运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4%比上年下降3.64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下降0.99%,制造业下降2.03%。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下降13.6%

重点行业喜忧参半。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造纸和纸制品业6个行业实现增加值占比较大,分别为50.47%、15.56%、10.16%、4.58%、4.37%、3.9%,但是实现增加值增长情况良莠不齐,同比增长分别为-0.99%、4.47%、8.83%、91.55%、        -9.37%、-2.21%。

主要产品生产相对平稳。37种主要工业产品中,17种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接近50%。水泥、锂离子电池、水泥熟料、小麦粉、玻璃包装容器、纺织专用设备、铸铁件等产品产量增长较快。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本年产量

同比增长

电动自行车

8643

-64.77

摩托车整车

2623

-82.59

服装

万件

91

2.05

   其中:针织服装

万件

73

0.00

         梭织服装

万件

18

11.25

商品混凝土

立方米

412917

-34.27

饮料酒

千升

118202

-7.10

        啤酒

千升

118202

-5.71

自来水生产量

万立方米

1103

-0.27

玻璃包装容器

128010

20.58

铝材

2252

-27.18

水泥混凝土排水管

千米

9

-23.51

铁合金

63659

-19.42

铸铁件

20296

12.35

锻件

22706

-22.51

化学试剂

29753

-29.72

锂离子电池

只(自然只)

538027

422.91

万双

82

-6.03

    其中:皮革鞋靴

万双

82

-6.03

纸浆(原生浆及废纸浆)

570911

8.55

机制纸及纸板(外购原纸加工除外)

518933

7.55

       包装用纸及纸板

518933

7.55

          其中:箱纸板

518933

7.55

熟肉制品

60

0.25

水泥

230918

28.35

  其中:强度等级42.5水泥(含R型)

1050

950.00

小麦粉

251983

25.32

纸制品

4178

-18.57

  其中:瓦楞纸箱

524

-6.60

塑料制品

3826

-6.04

  其中:塑料薄膜

3826

-6.04

人造板

立方米

66424

-46.82

     其中:纤维板

立方米

37400

-53.94

          胶合板

立方米

29024

-33.60

硅酸盐水泥熟料

168867

116.46

  其中:窑外分解窑水泥熟料

168867

116.46

纺织专用设备

7

16.67

洗精煤(用于炼焦)

4856531

-4.21

其他洗煤

1146584

14.71

焦炭

2287753

4.35

液化天然气

134001.04

-7.59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176853.71

2.19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9.22亿元,同比下降1.5%;利润14.41亿元,同比下降30.72%;利税26.23亿元,同比下降26.38%。

四、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下行,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较快。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7.9%。其中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支撑乏力,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22%,500-5000万元投资项目同比下降85.6%,合计下拉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幅21.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3.45%,占比近58%,拉动投资增长13.3个百分点

建筑业稳定发展。建筑业增加值6.57亿元,增长8.4%。年末三级及以上资质建筑企业37家,比上年增加9家。签订合同额27.22亿元,增长32.07%。完成产值18.77亿元,下降16.6%。建筑业总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有2家,产值过10亿元的1家,占全部企业个数的比例分别为5.4%和2.7%。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运行平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4亿元,比上年增长4.7%。

消费升级态势趋缓限额以上企业粮油类销售增长3.8%;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商品增长67.3%;化妆品类销售增长5%;中西药品类增长10.6%。

六、对外经济

对外出口高速增长。进出口总额151625万元,增长99.4%。其中:进口总额8406万元,增长1.9%;出口总额143219万元,增长111.2%。实际使用外资2697万元,增长199.7%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公路运输稳定发展。载货汽车4488辆,载货汽车67911.98吨位。

邮电通信业发展较快。全区实现邮政业务总量7932.90 万元,增长121.65%。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较快。移动电话用户累计达到56.3万户,同比增长7.5%;互联网用户累计达到17.2万户,同比增长16.7%。

旅游业较快发展。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36.09万人次,同比增长8.14%;实现旅游总收入30.41亿元,同比增长12.21%。建成铁道游击队纪念馆,获评省文化创新奖和省红色研学示范基地,组织开展了中国·枣庄第三届百合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推进蟠龙河乡村旅游片区、十里湾田园综合体发展。

八、财税、金融

财税收入平稳增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92亿元,增长3.0%。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增值税同比增长7.9%,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6.0%,个人所得税同比下降43.7%,城市维护建设税同比下降0.6%。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3.83亿元,增长7.5%。支出项目中,教育支出增长13.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11.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6.1%。实现全口径税收收20.65亿增长6.3%。

存贷款余额增加,信贷结构优化。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38.8亿元,比年初增长2.62%。其中,境内存款余额380.4亿元,比年初增长0.09%;境外存款余额0.09亿元,比年初增长158.32%,新城行业金融机构存款58.36亿元,比年初增长22.68%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369.5亿元,比年初增长20.29%。其中,境内贷款325亿元,比年初增长19.4%;境外贷款0.047亿元,比年初下降1.35%,新城行业金融机构贷款44.45亿元,比年初增长27.28%

九、科学技术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展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21家企业认定为市科技型中小企业,3家企业认定为市科技小巨人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成功复审。开展创新平台突破年行动,新增市级技术创新中心7家、市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市重点实验室2家、市科技协同创新中心4家、院士工作站7家、省级国际合作基地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争取省级引智项目资金20万元,组织8家企业申报市级科技创新券80万元,2家企业申报省研发费近60万元。加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力度,上报技术合同交易额23584.99万元。专利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有效发明专利216件,增长0.4%,发明专利申请191件,增长24.8%,专利授权17件,下降50%。

十、教育、文化、广播、卫生和体育

各项教育事业协调迅速发展。全区共有各类学校88所,其中,小学62所,初中11所,高中4所,一贯制学校4所,体育中学1所,教学点1所,区直幼儿园2所,职业学校1所,进修学校1所,农广校1所。全区中小学共有在校生84706人,其中,小学生50514人,初中学生20701人,高中学生13491人。

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各项事业繁荣发展。年末专业演出场所4个,各类艺术表演团体27个,电影放映单位7个,其中影视院线5个,档案馆1个。共有区级电视台1座电视台节目套数2套,电台套数1套,平均自办节目周播时间50小时,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

卫生保健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各级各类卫生机构351所其中三级医疗机构4所、二级医疗机构2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镇中心卫生院6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所、民营及企业医院9所、村级卫生室208所、个体诊所90所、企业单位医务室等其他医疗机构26所。辖区医疗机构设置病床4033各类卫生技术人员6173执业(助理)医师2187人,注册护士2649

全民健身服务网络逐步完善。群众体育蓬勃发展,单项体育体协发展到10个,新建提升体育小广场39个,累计建成330个,实现行政村、农村社区全覆盖。成功举办第九届薛城区全民运动会,镇街、村(社区)层层联动,同时承办省市级比赛活动5次,举办区级比赛20次,参人数12000人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有60名优秀运动员参加国家、省级比赛,共获得国家级金牌3枚、银牌2枚、铜牌4枚;省级前八30人次;市级金牌6枚、银牌1枚、铜牌1枚。业余体校1所,在校训练学生215人体育产业稳步提升,体育彩票站点57家,提供70个就业岗位,发放佣金660万元。全年销售额达8902万元,为我区争取280余万元体彩公益金。

十一、城市建设

一是市政公用设施日益完善。城区道路设施全面提档。围绕“提升大新城首位度,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工作要求,坚持高标准、高品位推进新城路网建设。厦门路主路面通车,和谐路已竣工验收;民生路隧道主体已贯通。供热、供排水能力持续增强。我区城市集中供热覆盖面积1325余万平方米实际供热收费面积约826万平方米。基本实现城区集中供热全覆盖,鸿阳热力、建阳热电、八一热电、十里泉电厂四个热源厂供热管网联网并接。城市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年度投资1.05亿元,累计投资1.46亿元,完成小沙河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共整治污水直排口20处,铺设污水管道9000余米,清理河道漂浮物和淤泥10万立方米,维修小沙河东、西河堤泊岸5000余米。安装河岸观景石5000吨,栽植乔木约2000棵、灌木约30万株,绿化面积约5万平方米,小沙河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观。

二是住房建设成效显著。顺利完成了西巨山安置房工程建设,并进行了分房回迁。天山路一期棚户区改造工程已完成工程建设和选房,预计2020年可完成回迁。潘庄新村棚户区改造工程住房1640已完成主体施工,现部分单体已转入装饰施工2019年,全区房地产开发市场健康发展,在建项目42个、开发面积603万平方米,共有228万平方米商品房竣工,累计销售备案商品房103万平方米,销售住房6961套,同比增长2.9%。

三是大力实施市政园林工程,逐步提升城市视觉品味。实施了长江路、矿建路、德仁路3条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和常庄三路、昆仑山路2条道路延伸工程,打造生态街巷5条,对城区主次干道分车带、行道树等进行了绿化提升,在民生路、凤鸣路开挖回填种植苗木3.7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17%,已超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40%)标准要求。结合镇域环境整治和新旧动能转换工作,对店韩路(光明路往北至山亭交界处)、枣曹路(微山交界处至北立交桥处进行了绿化提升,同时加强公园、游园基础设施养护管理,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目前,已完成城南森林公园的亮化、监控、音响等工程设计方案。高标准实施了夜景亮化工程,在居然之家、安侨公寓、瀚景名座、舜天国际、光明路沿线楼体、新城区域小区楼体等安装LED亮化灯137座,在金牛岭、龟山公园山体亮化60万平方米,扮靓了城市夜景。

四是配置高标准环卫设施,增强环卫保洁能力。努力推进城区850万平米深度保洁,强化城区50余座公厕、14座垃圾中转站的维护管理,做好城乡环卫一体化垃圾收运工作,购置安装分类果皮箱2000个,投放分类垃圾桶500个,并成立蚊蝇杀灭小组,消杀、预防蚊蝇。国庆前夕,全面开展“市容环境大扫除、干干净净迎国庆”活动。

五是行业监展态势良好。在建筑业安全管理方面,积极开展节后复工安全生产大检查、汛暑期安全生产检查、重大危险源及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专项检查等活动,对辖区内41个、建筑面积435万平方米新建、在建工程项目进行了4次集中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查出各类安全隐患1200余条,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235份,《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117份。对40家基建程序不规范,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整改不到位的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进行了违法违规处罚,今年共监督管理公开招标工程33个,在燃热安全管理方面,先后开展各类执法检查15次,下发全区燃气检查通报1份、限期整改通知12份,专项整改通知2份,发现隐患近70对燃气工程项目建设、管网安全管理、危险作业管理、用户端安全管理、隐患排查整治等工作下发专项红头文件和通知8份。联合我区10余家政府部门、企业举办薛城区城镇燃气管网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活动,对全区城镇燃气应急预案进行修订,推动各燃气企业修改、完善自身应急预案。

十二、环境安全生产

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我区主要出境河流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三类要求。

空气环境质量趋稳改善。环境空气中四项主要污染物指标PM2.5、PM10、SO2、NO2年均浓度分别为56、103、17、35微克/立方米,较上年分别改善-3.7%、-3.0%、-6.3%、-9.49%,全市优良天数183天,主要超标污染物为PM2.5、PM10。

全社会用电量增加。全社会用电量186756万千瓦时,增长2.62%,其中工业用电量118749万千瓦时,增长3.9%。

安全生产形势扭转。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95起,上升13.7%;死亡5人,下降49.1%。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673元,增长6.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67元,增长9.3% 。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参保人数44.47万人。全年各项社会保险费征收10001万元,增长9%。征缴企业养老保险费44756万元,增长2%。征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10954万元,增长287%。征缴失业保险费1782万元,年末领取失业金人数344人。征缴医疗保险费19892万元,增长7%;支出16224万元,增长20%。

社会救助能力提升。城市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月500元,农村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年4320元,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到每人每750,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到每人每年5616元。

公报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核实数以《薛城统计年鉴 2019》公布的数据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及其中各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指:

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

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

住宿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

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

4、本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行业划分标准依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公安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区公安分局,出生、死亡数据、卫生数据来自区卫局,非公有数据来自区市场监管局,粮食产量、价格、居民收入数据来自枣庄调查队,进出口数据、对外经济数据来自区商务局,货物、旅客运输及周转量数据来自区交运局,邮电通信数据来自区移动公司、区联通公司、区电信公司、区邮政管理局,财政数据来自区财政局,税收数据来自区税务局,金融机构存贷款数据来自区人行,科技数据来自区科技局,教育、体育数据来自区教育和体育局,社会救助数据来自区民政局,社会保险、就业数据来自区人社局,文化数据来自区文广新局,广电数据来自区广播电视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数据来自区住建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境保护数据来自枣庄市生态环境局薛城分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区应急管理局,用电量数据来自市、区供电公司,其他数据均来自区统计局。

薛城区 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