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3/2022-00413
- 主题分类:部门年度计划
- 发布机构:薛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成文时间:2022年04月22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2年04月22日
- 标 题:薛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2年工作计划
- 效力状态:有效
薛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全区人社系统将以“打造首善之区 建设品质薛城”为主线,以“三思五查七做”为抓手,改革创新、开拓进取、转变作风、优化服务,全力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持续加强党的建设。一是加强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着力压实党建责任。建立健全管党治党工作责任制,建立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推进机关党建的首要任务和重大政治责任,同业务工作一同安排、一同推进、一同考核、一同问责。二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着力提高思想认识。制定党组成员联系支部工作机制,参加集中学习、集中研讨,促进各支部政治学习常态化,确保从最基础、最基层把好凝心聚力第一道关。督促指导支部落实党建工作要求,创新开展工作,加大党员教育管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三是加强绩效考核,着力提升党建水平。制定党支部季度述职工作制度,原则上每季度末,采取各支部书记集中现场述职方式,由局党组成员与普通党员同等进行无记名投票评价。
(二)持续推动行风建设。一是推动人社快办行动。坚持关联事项“打包办”、高频事项“提速办”、所有事项“简便办”,立足“最先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全链条,聚焦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全周期,进一步加大“清事项、减材料、压时限”工作力度,依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平台等信息化平台,不断优化人社服务供给,实现更多人社业务由“最多跑一次”到“办事不用跑”。同时,积极与大数据等部门沟通对接,打通内部业务数据壁垒,争取公安、卫健、文旅、交运、民政等业务关联部门数据共享,更好服务群众。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在开展领导干部上讲台、人社干部大比武、中层干部轮岗锻炼等学习教育活动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举办培训班、选派干部跟岗学习、挂职交流学习等,多种方式抓实干部教育培训,提升队伍综合能力。要注重加强年轻干部培养,多给年轻干部压担子,让他们到急难险重的岗位进行锻炼,主动创造机会,帮助他们提升调查研究、谋划工作、抓具体抓落实的能力。健全干部评价、培养、选拔机制,加强关心关爱干部。积极选树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三是加大创新改革力度。坚持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贯穿人社事业改革发展全过程,通过组织开展“人社干部走流程”“全员绩效考核”“四争一创”等活动,找到改革创新突破口,谋划推进创新项目和事项,着力提升人社事业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
(三)持续稳住就业基本盘。力争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600人以上,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500人以上,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600人次以上,全力确保全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一是聚焦重点群体深入开展就业服务。深入开展城乡公益性岗位提质扩容行动、“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人才直通车”等专项服务活动,搭建企业用工供给平台,引导返乡农民工和各类劳动力实现就业。认真落实“12333”失业跟踪服务、“三支一扶”计划,创建就业见习基地,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一线就业。二是深入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和企业自主评价。围绕重点企业用工,组织开展“短平快”、适应性培训,鼓励企业建立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鼓励制度,激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金蓝领”基地,加强推进全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鼓励支持职业院校、技工院校申请作为第三方评价机构,培育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机构。三是聚焦市场主体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零工劳务市场,加快培育扶持本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大力招引一批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强化政府购买公共就业服务,提高劳务市场活力,激励更多的人力资源机构到枣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开展服务。四是聚焦创业带动就业持续加大创业创新力度。深入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行动计划,依托驻外劳务站(点)等,发布招商和用工信息,引导和鼓励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人员返乡入乡就业创业,组织开展返乡农民工创业之星、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推选表扬活动。持续加大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落实力度,支持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吸纳劳动力就业,符合条件的给予创业奖补、经营场所租赁补贴等政策。
(四)持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力争全区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1.9万人,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8.67万人,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2.7万人,失业保险参保5.0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5.43万人,新开工工程建设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100%,社保卡持卡人数46.1万人以上。一是以“未参保群众”为重点,持续推进精准扩面。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突出对中小企业职工、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群体实施精准扩面。巩固好企业、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成果,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应保尽保”。二是以“援企惠民”为重点,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未参保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动态清零,落实社会保险费缓缴降率、稳岗返还、临时价格补贴等援企惠民政策,调动企业和群众参保积极性主动性。加强社保基金运行分析和风险防控,确保社保各项待遇按时足额发放。三是以“审计整改”为重点,继续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保障基金安全。建立日常监管与专项核查相结合资格认证长效机制,充实稽核队伍,明确工作职责、业务流程,确保稽核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加强警示教育和督查检查力度,筑牢基金安全网。四是以推行“人社快办”为重点,大力提升经办管理和服务质量。深入实施“快办行动”,梳理社保经办机构服务管理难点、堵点,推动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的落地实施和动态调整,使全区综合柜员制运行更加畅通,“一窗办理”更加高效。
(五)持续激发人事人才活力。一是建立健全人才信息库。进一步摸清区内现有的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乡土人才情况,分行业、分领域建立健全人才信息库,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积极搭建引才育才平台。积极厚植人才土壤,引进培育新型化工、现代农业、特色旅游以及乡村振兴、大数据、大健康等产业行业急需紧缺重点人才。分行业分系统建设一批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人才平台。大力挖掘培养有本事、有绝活的“土专家”“田秀才”。三是全面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安全、有序做好全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等各类人事考试工作。组织研究完善乡土人才认定、评选、培养政策体系,组织开展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乡土人才评选,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和社会环境。
(六)持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规范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发放,推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各项制度落实到位,着力遏制新增欠薪问题,在省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年度评估中取得靠前名次;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达70%以上,结案率95%以上。一是加大部门协同。进一步健全农民工工作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发挥好人社部门“牵头抓总”,调动各成员单位协同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作用,形成齐抓共管治欠保支的工作格局。二是加大制度落实。以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为抓手,持续指导和督促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制度,加大制度落实的监督检查和考评力度,从源头遏制欠薪增量。三是狠抓专项治理。通过开展联合执法、挂牌督战等方式强力推进欠薪问题实质性化解。四是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全面深入推行电子劳动合同,持续组织实施和谐劳动关系计划、重点企业用工指导计划、企业薪酬指引计划、劳动力市场监管提升计划,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五是健全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机制,提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效能。完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创新仲裁办案方式,优化仲裁办案程序,不断提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