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3/2021-00104
- 主题分类:市级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薛城区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时间:2021年12月15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1年12月15日
- 标 题:2021年度薛城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对市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15006号提案的答复(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建议的提案)
- 效力状态:有效
2021年度薛城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对市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15006号提案的答复(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建议的提案)
一、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方面。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被列为乡村人才振兴的重点内容。近年来,薛城区依托农民教育培训项目,深入实施现代农民培育计划,重点面向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分层分类开展全产业链培训800余人,今年计划培训100余人。14人先后获评“齐鲁之星”“枣庄市乡村之星”称号,12名“田秀才”“土专家”获得专业技术职称,选育“乡土名师”35人,全区市级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150家;大力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目前全区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117家,覆盖103个行政村,集体收入5万元以下村全部消除;深入推进农村“人才回引”计划,鼓励在外人才返乡发展现代种养业及加工服务业。截至目前,已累计回引薛城籍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工商业主等150位优秀人才入乡创业。
二、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高标准农田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粮食生产水平的重要举措。根据中央和省市项目安排,我区每年都会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截至目前,全区共建设高标准农田11.76万亩,其中2019年以前建成8.5万亩,2019-2020年建成3.26万亩,2021年全区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2.52万亩,其中陶庄0.8万亩、邹坞0.25万亩、常庄0.8万亩、周营0.67万亩。目前4个镇街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方案已获市级审批,正在推进招投标工作。我们将加强指导督导,确保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同时,坚持建用管并重的原则,建立健全高标项目运行管护机制,确保建成一处、管护一处、发挥效益一处。
三、在农村环境整治方面。聚焦“三清一改”,以干净、整洁、有序作为村庄整治标准,接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四季战役”并取得良好成效。一是认真落实镇街村庄清洁行动“指挥长”制度,实施镇街干部包管区、包村,村级干部包路、包户的网格化管理机制,逐级压实工作责任。二是把宣传发动农民群众参与村庄环境整治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悬挂标语、印发倡议书、新时代文明宣讲等方式,利用广播电视、微信、微博等媒体,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在全区上下营造了支持参与乡村建设的浓厚氛围。三是坚持美丽乡村“颜值”和“内涵”兼修,坚持田园风貌保护和环境整治同步推进,坚持山水林田综合治理。实施美丽乡村、美在农家一体建设,今年申报创建美丽庭院户1.2万个,促进乡村由“外在美”向“内在美”转变。四是坚持把优秀文化传承与乡村实际相结合,通过实施“文化+阵地”“文化+品牌”“文化+活动”等举措,丰富村民精神生活,提升群众精神风貌。目前,共建成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7个、村级文化大院164个、文化小广场246个。今年先后组织开展了“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金牛迎春”、消夏群众文化艺术节、“第八届邻里文化节”系列活动等150场次,组织送戏下乡活动80场次,放映公益电影823场次,以文化活水润薛国大地、引文化振兴。
四、在抓好村级党支部建设方面。我区聚焦基层党组织能力提升,深化“村村都有强书记”、“致富堡垒”工程,推动形成党组织引领、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乡村振兴“大合唱”。一方面,抓强村党组织书记这一“领头雁”。公开招聘11名镇街事业编人员担任村书记,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举办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组织40余名优秀村书记到济南进行高端培训。建立“1+5”组织架构、“1+X”防范风险机制,抓实村“两委”换届工作。村“两委”平均年龄由上届52.92岁下降到46.79岁,大学及以上学历由上届16人上升到50人。另一方面,抓严基层党组织这一“火车头”。严格落实“四个一”措施,常态化开展“四不两直”调研督查,巩固提升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成效。开展农村发展党员问题排查整顿,对疑似问题重点核查,严肃依规惩处,有效净化基层党组织。分镇街组织新任村“两委”成员教育培训,提升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
下步,我区将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战略位置,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努力开创与市驻地地位相称的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为谱写乡村振兴薛城篇章、建设自然生态宜居宜业新枣庄贡献力量。
薛城区农业农村局
2021年7月11日